贖回壓力大 理財公司力推“低波動”產品

贖回壓力大 理財公司力推“低波動”產品
2022年12月21日 23:24 媒體滾動

  轉自:北京商報

  今年以來,債券市場調整不斷,讓前期表現較為穩健的固收類理財產品出現了凈值回撤現象,也讓理財公司面臨不小的贖回壓力。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,消除凈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,12月21日,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,已有不少理財公司推出了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波動控制的理財產品,并將此類產品作為震蕩市場的首選。

  攤余成本產品陸續上線

  “攤余成本產品重磅首發!”根據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曬出的產品宣傳海報,這是信銀理財發行的一款名為(安心+)全盈象固收穩健一年封閉式1號D(私銀)理財產品,購買起點為100萬元,募集期為2022年12月19日-2022年12月23日,產品風險等級為PR2級,產品類型為公募、固定收益類、封閉式產品。

  據了解,該產品屬性為固收類產品,底倉主要投資銀行間短融中票、PPN1、交易所非公開公司債等信用債品種、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、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、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、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,以及同業存單等少量貨幣市場類資產。在宣傳界面,信銀理財將“攤余成本估值、波動控制,更放心”作為主要信息展示。

  無獨有偶,蘇銀理財近期向投資者力推的“啟源現金1號”理財產品也采用了攤余成本法估值。在宣傳界面蘇銀理財表示,“今年以來,受市場利率下行、產品投資標準大幅提高、投資風險主動降低等因素影響,現金管理類產品整體收益呈下滑趨勢,但‘啟源現金1號’七日年化收益率依然大幅跑贏全市場貨幣基金均值,處于市場同類產品前列,是客戶震蕩市中的好選擇”。

  對力推“低波動”產品的考量,一位理財公司相關人士表示,今年以來,由于內外多重復雜因素影響,金融市場波動較大,部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隨之增大,也導致部分理財公司有動力通過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方法,以降低理財產品估值波動,穩定投資者信心。

 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10月底以來,由于債券市場震蕩,理財產品再遇凈值下跌潮,很多投資者的持倉收益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現浮虧的狀態,此時采用攤余成本法對理財產品進行估值,產品收益率會比較穩定,投資者也更易接受。

  難成主流

  眾所周知,理財產品主要投向存款、債券等固收類資產,債券價格受市場利率、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變化而產生波動,進而傳導到產品凈值?!百Y管新規”后,理財產品全面“凈值化轉型”,要求采用市值法估值,理財產品凈值會根據市場情況每日調整。例如,當市場利率快速攀升時,債券價格下跌,理財產品凈值隨之下跌。

  所以,在市值法估值方式下,產品凈值可能會有較大的波動,不少理財公司開始推出以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。上述理財公司人士直言,攤余成本法估值有助于降低市值法估值的凈值波動相對大等問題,有助于平滑持有期內凈值波動,受到部分穩健型、偏好預期收益穩定投資者歡迎。

  從理財經理曬出的宣傳冊也可以看到,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,凈值波動幅度較低,呈現一條向上波動的平滑曲線,而在市值法估值方式下,理財產品收益表現則由多條長短不一的曲線組成,波動幅度較為明顯。

  “攤余成本法是將資產的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在剩余期限內平攤?!眲y平介紹稱,其優勢在收益率波動較小,大部分貨幣基金采用的就是攤余成本法,如果封閉式理財產品配置的資產在封閉期內不交易,將持有到期,或者是金融資產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,或者沒有報價,可以采取攤余成本法估值。

  不過,針對所投金融資產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的并持有到期、所投金融資產暫不具備活躍交易市場,或者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的產品,不能采用估值技術可靠計量公允價值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。該方法大面積推廣使用的可能性也偏低。一位銀行理財部門人士直言,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也僅是理財公司為平滑收益的一種方式。一方面,國內完成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,就要打破這種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的“假象”;另一方面,近期債券市場等波動屬于非常態,隨著短期因素影響淡出,市場情緒恢復,凈值波動有望逐步降低。

  在南財理財通特邀專家卜振興看來,攤余成本法估值的優勢主要在于沒有凈價波動,資產收益變得更加平穩,這種估值方式目前還談不上主流,未來符合要求的資產可能會將攤余成本估值作為一個主要的選擇。

  應不斷優化資產配置結構

  隨著理財產品估值方法向公允價值計量原則的切換,產品底層資產的波動將直接反映在理財產品的收益表現上,未來,依靠攤余成本法估值以平滑收益的方式難以為繼。

  劉銀平指出,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需要滿足兩個條件:一是產品是封閉式的,在封閉期間資產不會交易,需持有到期;二是產品是封閉式的,資產不具備活躍交易市場,或者在活躍交易市場中沒有報價。理財產品配置的資產中,債券占比最高,大部分都是可交易的債券,對于中長期封閉式產品來說,可考慮用攤余成本法估值,但對于中短期產品或是開放式產品來說,攤余成本法估值并不適用。此外,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,不利于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,也不利于投資者風險防范意識培養。

  對理財公司來說,在市場震蕩時,及時優化資產配置比例,運用金融工具對沖市場風險,降低產品凈值波動,提升資產管理“硬實力”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
  正如卜振興所言,理財公司應提高大類資產配置的能力,通過不同資產的搭配熨平收益;運用好衍生對沖工具,平抑產品收益波動,同時,加強研究分析能力,做好市場預判。

  機構也意識到提升投研能力建設的重要性。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人士表示,從理財公司中長期發展看,需要理財公司加強投研能力建設,加強權益類資產等方面的研究;增強創新能力、豐富產品體系,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需求。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努力降低凈值波動,并加強投資者教育,樹立長期價值投資理念。

 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

海量資訊、精準解讀,盡在新浪財經APP

責任編輯:張文

理財產品 理財 資產 收益

VIP課程推薦

加載中...

APP專享直播

1/10

熱門推薦

收起
新浪財經公眾號
新浪財經公眾號

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,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(sinafinance)

7X24小時

  • 12-26 百利天恒 688506 --
  • 12-26 信達證券 601059 --
  • 12-21 富樂德 301297 8.48
  • 12-21 佳合科技 872392 8
  • 12-21 佰維存儲 688525 13.99
  • 產品入口: 新浪財經APP-股票-免費問股
  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
    99久久精品

    <tbody id="jd9gv"></tbody>

    1. <tbody id="jd9gv"></tbody>
      <dd id="jd9gv"><track id="jd9gv"></track></dd>
      1. <dd id="jd9gv"><track id="jd9gv"></track></dd>